14500锂电池的基本电化学性能检测
1.电池的OCV、IR、体积(厚度)测量
拿到一批电池,首先要对电池的OCV、IR、体积(厚度)等参数进行测量,测试OCV可以确认电池初始状态的异常,测试IR可以将有问题的电池及时锁定,以观察其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,比如裂化、微短路等。测试体积或厚度不多解释,电池使用过程会鼓胀,电池鼓胀的原因见文末链接
。
2.电池的容量确认
一般需要对电池做2~3次的容量确认,为什么不做一遍?担心不够准确,做多了无意义。
通常对电池的容量测试,选择0.5C或1C的电流,目前的国家标准是1C充电1C放电,看有多少容量。当然,0.5C放电的容量会多于1C的,根据国标来吧~
此外,常规容量确认之后,还需要对电池进行小电流充放电,目的是排除极化阻抗的影响,一般是0.1C或者更小;此时,电流足够小,极化足够小,暂时可以不予考虑,完整的展现出电池本身的容量及中压,循环曲线等等基础信息。
再往细处,如果条件允许,外界电压数据采集器,测量电池的电压-容量曲线,经过微分处理,可以进一步展现电池的内在状态,通过峰型峰位置的变化,判断电池的劣化程度和类型。
3.三电极
由于电池体系中有电流通过,产生了溶液电压降和对电极的极化,因此工作电极的电位难以准确测定,由此需要引入参比电极。参比电极有着非常稳定的电位,且电流不经过参比电极不会引起极化,从而工作电极的电位可以由参比电极得到,而电流由工作电极-辅助电极回路得到。电化学测试通常都会考虑三电极的方法,对锂电池研究也一样。
通过三电极的处置,可以清晰的分辨正负极的电极电位,判断究竟是哪一方出现问题,电势偏离。
此处,需要考虑的是参比电极,一般是锂金属电极,需要放置到正负极之间,而不仅仅是电池内部。
制作三电极要保证尽可能不影响电池本身的状态,避免短路,接触影响。
免责声明:本文系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。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违反了《著作权法》或损害了您的利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